大众网教育:91导航小污女导航-12月语言学联合书单|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
《当代吴语研究》(第二版)
钱乃荣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本书发表了吴语33个地点的音系、连读调、2727个字音,1306条含实际读音的词语以及语法例句和故事标音举例,绘制了反映各地方言特征分布的50幅方言地图,反映了六十年来老年、中年、青年三代语音的变迁,是赵元任教授1928年《现代吴语的研究》一书出版六十年后跟踪吴语的又一次重大的语言实践。
《汉语方言学的传承与创新:庆祝詹伯慧教授从教70周年高端论坛论文集》
侯兴泉、张晓山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詹门弟子及再传弟子感念师恩的献礼之作,力图通过回望詹伯慧教授从教70周年的历程,反映其在培养研究生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贡献。
《“甘青宁新”四省区汉语方言声调演化研究》
衣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本书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准,依调类合并的方式,将西北四省区方言的声调重新归类。其中,二声分出四个亚类;三声分出六个亚类。针对相应的亚类进行单字调、双字调、三字调的整理和描写,并分析单字调与双/三字调音系变化的对应关系,找出相应的语音机制和音系规则,再结合方言地理分布、语言接触,逆推声调的“原型”,构拟声调的演化路径。本书尝试从声调共时的音系转换推演历时的演化规律。
《汉帝国的目光:语词、观念与语言考古学》
叶晓锋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从政治、艺术、医学、地理等多维度重构汉帝国的全球史意义,通过考古学和语言研究,讨论匈奴语言、汉代楚语、西王母、不周山、扁鹊和华佗、挽歌和绝句起源、越人等主题,带领读者进入汉代精英眼中的多语言世界及其背后的世界观,逐步重构出汉帝国精英所看到的多元复杂的世界。
《语法中的显著性与局部性:Wh疑问句与反身代词的句法和语义》
胡建华著,杨萌萌译,上海教育出版社
该书从句法-语义接口视角出发,以Wh疑问句和反身代词的句法语义为切入点,综合考察了语法中的显著性与局部性及二者的互动。该书以显著性与局部性理论对Wh疑问句和反身代词做出统一分析,其研究是对Wh疑问句和反身代词现有分析思路和模式的挑战与革新。
《句法类型学研究》
司富珍、李富强、王竹叶、田英慧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本书采用句法类型学研究的理论“中立”视角,对不同理论范式的句法类型学研究进行梳理,力图通过句法类型学的多视角分析,展现语言结构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第二版)
何自然主编,谢朝群、陈新仁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关联论、顺应论和模因论。主要论述了赖斯语用学,关联、交际与意义,顺应论说略,顺应论的分析维度,顺应论的应用与评价,模因论说略,模因与语言,模因与交际等内容。第二版主要修订了第一版中一些表述不够准确的内容,更新了部分参考文献,顺应论部分新增一章“顺应与重建:关于结构与语境关系的再思考”。
《吠陀梵语语法:语音、变格及变位》
[英]麦克唐纳著,徐美德译,中西书局
本书是牛津大学博登梵语教授麦克唐纳所编撰的一部简明实用的吠陀梵语语法手册。这部吠陀梵语语法初阶与作者影响深远的《古典梵语语法初阶》可谓姊妹书。作者采用平行比对的方法,对吠陀梵语语法进行介绍,因此适合已经有一定古典梵语语法基础的读者使用。中译本为了方便读者与古典梵语进行比对以及快速定位与翻检,制定了详细的目录。
《范式转换:TESOL与语言变异》
艾哈迈尔·马赫布卜(Ahmar Mahboob)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30年学术生涯的17篇论文,聚焦英语非母语教师面临的困境,尤其关注语言本质、语言变异及其对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的启示,并涉及对世界英语、语言身份和课程研究等的探讨,以期为英语非母语教师的教学及职业发展赋能。
《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研究》
杨波、张辉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理论框架、国外和国内研究热点、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呈现具体的理论应用案例,有助于全面了解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的理论演进、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
《汉语普通话和汉语方言音位系统——东西方文明交融视角下的研究》
李克金(А.Н.Алексахин) 著,李秋梅译,石汝杰审译,学苑出版社
本书中作者探讨了人体发音器官的物质-能量空间理论和人类语言辅音与元音的整体性及区别性理论。目前,汉语教材中默认并使用的汉语语音系统的音节音位及声韵概念,实际上把汉语排除在与印欧语系语言的可比性描述范围之外。本研究在这一问题上有所突破,探讨了独立的学术方向——基于汉语普通话及方言音位系统与代表印欧语系的俄语音位系统相比较的普通语音-音位学理论。
《义素层级析出对语法结构的影响——以“V走/跑+N”非常规结构为例》
陈建萍著,上海三联书店
本书以“V走/跑+N”非常规结构为研究对象,方法论层面在三个平面理论基础上打通修辞、句法、词法研究通道。具体通过个案研究、系统梳理的方式,穷尽研究“V走/跑+N”非常规结构的形态、形成途径、制约机制与识解方式。义素层级析出,作为认知与句法之间的动态手段存在。这从“认知—语义—语法”通道剖析非常规结构的在语法中存在的本质特性。
《敦煌佛经写卷语音研究》
李华斌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全面描述敦煌写卷佛经音的状况,分析其注音形式、功能等,在前人整理的基础上对它作了续校勘,并考证了它的来源。在考证的基础上,将它分为三类,并一一对其进行语音分析,发现佛经音的主体仍是沿袭汉唐以来的读书音系,但反映时音、方音、古音、民族语音、文化语音的现象较多,其中的方音现象与今西北方言关系密切。
《简帛文献的文体形态与谱系》
于茀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以2024年之前出土并已正式公布的战国秦汉简帛书籍为研究对象,按照《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十九类的顺序,对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等简帛书籍的文体形态予以描述,就其文体谱系对照传世文献做出分析。本书结合金石文献、甲骨文献、传世典籍相关记载,以《文心雕龙》所记古代文体种类为基准对先秦各种文体的流变进行了梳理。
《秦郡新探——以出土文献为主要切入点》
凡国栋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秦郡问题是著名史学疑难,是传统沿革地理的经典课题。本书立足出土文献,在全面梳理秦郡年代的基础上就郡目的分合演变作出论证,力图揭示秦郡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在若干秦郡的领县和界域问题上提出新见。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精读选》
冯胜利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本书从《说文解字注》精选出100余条,着力揭示其理必注论之精要所在,重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收集、爬梳段注中有关汉字构形中“从……之意”说解以及“声义同源”“于音寻义”“以音像义”等音义训释中暗含因果逻辑的材料;另一方面分析段注训诂中“必”“定”“断非”“断知”“绝”“凡”等术语表达的逻辑运作和判断,考察其论证的逻辑性、推断的必然性。
《论语解 孟子解》
宋·尹焞撰,周生春、吴永明、明旭点校,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两宋之际著名理学大家尹焞(尹和靖)注解《论语》《孟子》的合刊本。此次整理以国家图书馆所藏善本淡生堂抄本《论语解》和《四库存目丛书》影印出版的清抄本《孟子解》为底本,主要根据朱熹《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论语精义》《孟子精义》以及他书所引相关内容,进行标点和校勘。
《形成性评估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新西兰]顾永琦、王小英、张春青、李加义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本书共十三章,分为三部分,分别从认识、应用和研究三个层面系统介绍了形成性评估。本书既有理论探讨与阐释,也包含实践案例,有助于读者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和应用形成性评估。
《英语依存结构习得的输入加工机制研究》
潘娟著,科学出版社
以输入加工理论为理论框架,以wh-问句为研究对象,探讨输入加工教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依存结构习得的影响,旨在探究依存结构习得的输入加工机制。本书研究发现了影响学习者依存结构习得的因素,并揭示了二语学习者抽象句法原则习得的输入加工机制。
《汉语小句复合体话头话身结构的认知和计算研究》
卢达威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汉语篇章结构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大难点,本书基于宋柔提出的小句复合体理论,从认知出发,落实于计算,针对小句复合体的本质单位——话头话身结构,结合其形式特征,设计了话头话身结构认知机,实现了对这一包含多种成分共享模式的结构的分析。
《韵律语法研究》(第十一辑)
冯胜利、马秋武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本辑共收入7篇文章,集合了韵律语法研究的前沿成果。本辑首篇文章出自陆俭明教授,他指出了韵律在语法研究方面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其他各篇主要内容均为结合韵律语法研究的相关理论来考察汉语上古音构拟、诗歌节律、方言中的重叠现象、单双音动词的主要特征等。
《南方语言学》(第二十三辑)
刘新中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本辑为汉语方言声调专辑,精选19篇关于汉语方言声调研究的学术论文,以纪念刘复先生《四声实验录》出版100周年。这些学术论文分别从声调的性质、重音、发音方式、字音历时演变、声学实验研究等方面对汉语方言的声调进行研究,以丰富的语言事实,服务于语言研究和应用。
《符号学导论》(第三版)
黄华新、陈宗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符号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及应用领域。从符号学的历史沿革到现代发展,从基础理论到前沿研究,均进行了详尽而清晰的阐述。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统一索绪尔与皮尔斯两大符号学学派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符号学体系,不失创新性。书中还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将符号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增强了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